在超市琳琅满目的货架上,从松软的面包到香甜的饮料,从酥脆的薯片到醇厚的酸奶,食品包装上的配料表中,总能看到各种食品添加剂的身影。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争议与误解不断,让不少消费者谈“剂”色变。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并非洪水猛兽,科学合理地使用不仅能让食物更美味、更安全,还能极大地丰富我们的饮食生活。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它们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甜味剂、增稠剂等。在《GB 2760-20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有明确规定,以下情况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1、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2、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3、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4、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
食品添加剂有什么作用?
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例如,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等防腐剂能有效抑制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让面包、果酱等食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新鲜。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不仅能防止油脂酸败,还能保护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不被氧化破坏。着色剂柠檬黄、胭脂红等人工合成着色剂赋予食品诱人的色泽,让糖果、饮料变得五彩斑斓,刺激消费者食欲。甜味剂能提供甜味,减少蔗糖的使用量,适合糖尿病患者和关注健康的人群。增稠剂可增加食品的黏稠度,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如明胶、果胶能让酸奶口感醇厚丝滑,果冻富有弹性。
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经过严格评估的。对其使用条件也有明确规定,1、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2、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3、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4、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5、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同时在批准使用前,科研人员会进行大量的毒理学实验,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只有在确保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和限量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时,食品添加剂才会被允许进入市场。此外,国家制定了严格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每种添加剂在不同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和残留量,监管部门也会定期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抽检,保障食品安全。
购买商品时消费者要注意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购买商品时,要多查看食品标签,在关注是否含有添加剂的同时更要留意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在保质期内,同时应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此外,均衡饮食是关键,多样化的饮食能减少对单一食品的依赖,降低摄入过多添加剂的风险。
作者: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胡潇潇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