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腹股沟疝可能是一个相对陌生但又常见的医学术语。腹股沟疝,这个看似复杂的名字,其实描述的是一种常见的腹部疾病。本文将详细介绍腹股沟疝的定义、成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腹股沟疝的定义与成因:
腹股沟疝,简单来说,就是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通过腹壁上腹股沟区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形成的一种肿块。这个肿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疝气”。腹股沟区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是疝气的好发部位。
腹股沟疝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腹壁肌肉强度降低,二是腹内压力增高。老年人由于肌肉萎缩,腹壁薄弱,加上腹股沟区内有血管、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为疝的形成提供了通道。此外,老年人常因咳喘、便秘、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导致腹压升高,进一步增加了疝气的风险。
二、腹股沟疝的症状:
1.包块现象:患者站立行走时,腹股沟区会出现一个突出的可复性包块,这种包块在直立体位时很明显,而在平卧位休息时则会消失。时有时无的包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
2.消化系统症状:腹股沟疝可能导致肠道组织位置改变,从而引发腹胀或消化不良。
3.生殖泌尿系统症状:腹股沟疝还可能对生殖泌尿系统产生影响。幼儿如果发生腹股沟疝,可能会对生殖器的正常发育产生影响;成年人则可能影响性功能和生育;老年人则可能出现尿急或尿频等症状。
4.腹部不适:如果腹股沟疝气病史较长,患者可能表现出腹部疼痛、腹胀等腹部不适的症状。排便、咳嗽时,局部不适症状可能加重。
5.恶心呕吐:在某些情况下,疝内容物(如小肠肠管)可能出现卡压坏死,诱发腹膜炎,导致腹股沟疝嵌顿,进而引发恶心呕吐的症状。
三、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
1.观察和保守治疗:对于较小且不引起明显症状的腹股沟疝,医生可能会采取观察等保守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方式主要是为了监测疝囊的大小和症状,并避免引起症状加重的因素,如重体力劳动和频繁咳嗽。同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穿戴腹股沟疝矫形器,以减轻疝囊膨出的情况。
2.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引起明显症状或并发症的腹股沟疝,外科手术通常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旨在修复薄弱的腹股沟区域,防止脏器脱出,减轻或消除疼痛和不适感。传统的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方式,术后恢复较快,较少并发症。
四、预防腹股沟疝的措施包括:
1.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1)戒烟:吸烟可引起慢性咳嗽,导致腹内压升高,同时抑制胶原纤维的合成,促进腹肌退行性变,是老年腹股沟疝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因此,老年人应最好不吸烟或减少吸烟量。
(2)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是导致腹压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年人应多食蔬菜、水果,定量饮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以保持大便通畅。
(3)坚持锻炼:坚持适宜、适量、适时地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特别是加强腹部肌肉锻炼,如仰卧起坐、骑自行车、滑冰、骑马等活动。但体质虚弱者应避免蹦跳、抻拉等剧烈活动,以免加重腹部负担。
(4)保持健康体重:肥胖会增加腹部负担,导致腹压升高。因此,保持健康体重对预防腹股沟疝具有重要意义。
2.积极预防和治疗促使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前列腺肥大、尿潴留等疾病均可导致腹内压升高,从而增加疝气的风险。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对预防腹股沟疝具有重要意义。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腹部疾病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仍需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了解腹股沟疝的成因、分类、预防及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保障身体健康。同时我们也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降低腹股沟疝的风险。
作者:潢川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夏桥波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