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交通广播车友俱乐部商务有限公司

河南交通广播 FM104.1 河南音乐广播 FM88.1 河南农村广播FM107.4

全国服务热线 15890093358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15890093358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全国咨询热线:

15890093358

公司地址:

郑州市金水区郑花路18号

苏锦松:便血别不当回事!结直肠外科医生教你区分 “痔疮血” 和 “危险血”​

来源: 时间:2025-10-29 浏览:

生活中不少人遇到过便血情况,看到马桶里的红色,第一反应往往是 “是不是得痔疮了”。确实,痔疮是引起便血的常见原因,但结直肠外科医生要提醒大家:便血绝非 “痔疮专属”,一旦忽视,可能错过结直肠癌、肠道息肉等 “危险疾病” 的信号。今天就教大家用简单方法,快速区分 “痔疮血” 和 “危险血”。

先搞懂:为什么会便血?

便血本质是消化道出血后,血液随粪便排出的表现。从肛门到结直肠,不同部位出血,血液状态、伴随症状都不同 —— 这也是区分 “安全血” 和 “危险血” 的关键。

痔疮出血多来自肛门周围的曲张血管,比如排便时干燥的粪便摩擦血管,就可能导致少量出血;而 “危险血” 多来自结直肠内部的病变,比如肠道息肉表面破损、结直肠癌肿瘤侵犯血管等,出血位置更深,血液会和粪便在肠道内混合,表现也更复杂。

3 个关键区别,快速判断便血类型

1. 看血液颜色:鲜红 vs 暗红 / 黑色

痔疮出血的特点是 “新鲜鲜红”。因为出血位置在肛门附近,血液刚流出就随粪便排出,颜色通常是鲜红色,有时会滴在马桶里,或者擦屁股时纸巾上有鲜红色血迹,甚至少数情况下会呈喷射状,但血液和粪便基本是分开的,不会混合在一起。

而 “危险血” 的颜色往往偏暗。如果出血来自结肠或直肠上段,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会被消化液分解,颜色会变成暗红色,甚至发黑,看起来像 “柏油样”(类似沥青的黑色、发亮状态),而且血液会和粪便混合,导致大便整体呈暗红色或黑色,看不到明显的 “滴血” 或 “擦血”。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直肠内的病变(比如靠近肛门的直肠癌)出血量大、速度快,也可能出现鲜红色血液,这时候容易和痔疮混淆,需要结合其他症状进一步判断。

2. 看伴随症状:疼 vs 不疼,有肿物 vs 无肿物

痔疮出血常伴随 “疼痛或肿物脱出”。比如外痔发炎时,排便会有明显疼痛感,同时可能摸到肛门周围有小肉球;内痔虽然平时不疼,但排便时可能会有柔软的肿物脱出肛门外,排便后能自行缩回,严重时需要用手推回。而且痔疮出血通常和 “排便行为” 直接相关,比如便秘、用力排便后才出现,排便结束后出血会逐渐停止。

“危险血” 则常伴随 “排便习惯改变”。比如原本规律的排便突然变得不规律,今天腹泻、明天便秘,或者大便形状变细(像铅笔一样细);部分人还会伴随腹痛、腹胀,或者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乏力 —— 这些症状和排便行为没有直接关联,可能在不排便时也会出现,而且会持续加重,不会自行缓解。

还有一个明显区别:痔疮出血很少伴随 “黏液”,但如果便血时看到粪便表面或内部有白色、透明的黏液,甚至黏液中带血,要高度警惕肠道病变,这可能是肠道黏膜受损、分泌黏液增多的表现。

3. 看出血频率:偶尔 vs 反复

痔疮出血多是 “偶尔发生”。比如偶尔一次便秘后出现滴血,调整饮食、多喝水、缓解便秘后,下次排便可能就不会再出血,即使再出血,间隔时间也比较长,不会每天都有。

但 “危险血” 往往是 “反复出现”。比如连续几天都有便血,或者间隔一两周又再次出现,而且出血情况会逐渐加重 —— 从少量暗红色血液,慢慢变成大量出血,同时伴随的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也会越来越明显。这是因为肠道内的病变(比如肿瘤)一直在进展,不会因为饮食调整而停止出血。

出现便血,别慌!先做这 2 件事

不管是哪种便血,首先要做的是 “停止自行判断”—— 很多人看到鲜红血就断定是痔疮,自己买药膏涂,结果延误了病情。结直肠外科医生遇到过不少患者,把直肠癌出血当成痔疮,拖了半年才来就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正确的做法是:

记录便血细节:用手机拍下便血的照片(包括粪便和血液的状态),记录出血颜色、是否和粪便混合、伴随症状(疼不疼、有没有肿物、排便习惯有没有变)、出血频率,就医时给医生看,能帮助医生快速判断。

及时就医检查:40 岁以下、偶尔一次鲜红便血,且有明确便秘或痔疮史的人,可以先到肛肠科或结直肠外科就诊,医生会通过 “肛门指检”(用手指触摸肛门周围和直肠下段)初步判断是否有痔疮或直肠病变;如果年龄超过 40 岁、便血反复出现、血液颜色偏暗,或伴随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一定要做 “肠镜检查”—— 肠镜能直观看到整个结直肠的情况,不管是息肉、炎症还是肿瘤,都能准确发现,这是排查 “危险疾病” 最关键的检查。

最后提醒:预防比判断更重要

痔疮虽然常见,但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就能减少出血:比如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喝水、多吃蔬菜(芹菜、菠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久坐,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就能减少痔疮发作。

而对于结直肠病变,预防的关键是 “定期筛查”:40 岁以上人群,即使没有便血、腹痛等症状,也建议每 5 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比如父母、兄弟姐妹患过结直肠癌),筛查年龄要提前到 30 岁,每 3 年做一次肠镜 —— 很多早期结直肠癌或肠道息肉,通过肠镜就能及时切除,避免发展成晚期癌症。

总之,便血不是小事,也不是 “痔疮” 的代名词。记住 “颜色、症状、频率” 三个判断要点,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才能既不忽视危险,也不盲目恐慌。

作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结直肠肛门外科 副主任医师 苏锦松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
HEALTHY HENAN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

栏目名称
《健康河南》栏目
播出频道:
河南广播电视台FM107.4 
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五17:00-18:00

分享健康知识
共担健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