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交通广播车友俱乐部商务有限公司

河南交通广播 FM104.1 河南音乐广播 FM88.1 河南农村广播FM107.4

全国服务热线 15890093358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15890093358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全国咨询热线:

15890093358

公司地址:

郑州市金水区郑花路18号

王建发:血压 “正常” 就不用管?这 2 个隐藏的血压误区正在伤心脏​​

来源: 时间:2025-10-29 浏览:

“我血压每次测都正常,应该不用管吧?” 心血管内科门诊常听到这样的提问。很多人认为,血压在 “正常范围” 就不会伤心脏,无需关注干预。但事实上,血压管理没这么简单 —— 一些看似 “正常” 的血压背后,藏着易被忽视的误区,正悄悄损伤心脏,增加冠心病、心衰风险。今天从医学角度,带大家认清这两个误区。

一、先明确:血压 “正常范围”≠“安全底线”

首先纠正认知:临床血压正常范围(收缩压 90-139mmHg,舒张压 60-89mmHg)是基于人群数据的 “通用标准”,不代表对每个人 “绝对安全”,更不意味着达标就可 “高枕无忧”。

对心脏而言,血压理想状态是 “平稳且适度偏低”。研究显示,收缩压长期 120-139mmHg(正常高值)、舒张压 80-89mmHg(正常高值)时,虽在 “正常范围”,但心脏和血管承受的压力已远高于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长期如此,心脏需更用力泵血,血管壁持续受冲击,易出现损伤,就像机器长期超负荷运转,迟早出故障。

简言之:血压 “正常” 不代表 “对心脏友好”,尤其处于 “正常高值” 的人群,不能掉以轻心。

二、误区 1:只看 “单次血压”,忽视 “血压波动”

很多人测血压只关注单次数值,正常就觉得没问题。但心内科医生更看重 “血压长期稳定性”—— 若血压像 “过山车” 忽高忽低,即便单次正常,对心脏伤害也很大,这是第一个隐藏误区。

为什么血压波动伤心脏?

心脏和血管对血压 “突然变化” 敏感。血压骤升时,血管壁受剧烈冲击,易致血管内皮损伤;血压骤降时,心脏、大脑等器官可能供血不足,心脏为保证供血会突然加快跳动或增加泵力,长期易致心肌劳损,甚至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

哪些情况致血压波动?

生活习惯:突然大量饮酒、喝咖啡、吸烟,或情绪激动、熬夜、剧烈运动后,血压易骤升;空腹、降压药过量或体位变化过快(如平躺骤起),血压可能骤降。

疾病因素:高血压患者未规律服药、甲状腺异常、肾上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也会致波动。

如何发现血压波动?

不能只靠偶尔单次测量,建议:

每周固定时间测 2-3 次,每次测 2-3 遍(间隔 1-2 分钟),取平均值;

有条件者佩戴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全天血压变化;

若收缩压相差超 20mmHg、舒张压相差超 10mmHg,需及时就医。

三、误区 2:只关注 “白天血压”,忽略 “夜间血压”

第二个易忽视的误区:只测白天血压,觉得正常就没事,完全忽略夜间血压。但夜间是心脏休息关键时段,夜间血压对心脏健康的影响甚至比白天更大。

为什么夜间血压不能忽视?

正常情况下,夜间睡眠时血压比白天降 10%-20%(“夜间血压下降”),这是身体保护机制,让心脏血管充分休息。若夜间血压未降甚至升高(“夜间血压升高” 或 “非杓型血压”),心脏血管失去休息机会,长期会致:

心肌肥厚(心脏变大变厚,泵血能力下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变窄,心脏供血不足,诱发冠心病);

肾功能损伤(血压高伤肾血管,肾问题又反作用于血压,形成恶性循环)。

哪些人易夜间血压异常?

中老年人、肥胖者、长期打鼾或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

高血压患者未规律服药,或服药时间不当(如早上服药,夜间药效减弱);

长期熬夜、睡前饮酒喝咖啡或情绪焦虑的人。

如何监测夜间血压?

普通家用血压计难准确测量,建议用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凌晨 2-6 点血压。若夜间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70mmHg,或比白天下降不足 10%,属于异常,需及时干预。

四、血压管理:3 点护心脏

无论血压正常、处于高值,还是有波动、夜间异常,都可通过 3 点科学管理:

1. 养成 “平稳血压” 的生活习惯

饮食清淡:每天盐摄入<5 克,少吃油腻,多吃蔬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鱼、瘦肉、豆制品);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 7-8 小时睡眠,睡前 1 小时不看手机、不喝咖啡浓茶;

控制情绪:避免长期焦虑紧张,通过运动、听音乐缓解压力;

适度运动:选散步、慢跑、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每周 3-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避免剧烈运动。

2. 正确监测血压

时间:每天早晚各测 1 次(早上起床后 1 小时内、排尿后、服药前;晚上睡前 1 小时内);

方法:测前静坐 5-10 分钟,手臂与心脏同高,不憋尿、不说话;

记录:记下血压值、时间和状态(如是否空腹、运动后),方便医生判断。

3. 高危人群及时干预

正常高值人群:若伴肥胖、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需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减重、控糖等干预,必要时服降压药;

血压波动或夜间异常人群: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甲状腺问题),遵医嘱调整习惯或用药。

五、总结:血压管理没有 “终点线”

很多人觉得 “血压正常就不用管”,但对心脏而言,血压管理是 “持久战”。无论单次血压正常、有波动还是夜间异常,只要对心脏不利,都需关注干预。

保护心脏,不能只看 “单次血压”,更要关注 “血压平稳”“夜间正常”。长期保持理想稳定的血压,才能减轻心脏血管负担,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对血压有疑问,及时咨询心内科医生,才是对心脏健康负责。

作者:河南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心内三 主治医师 王建发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
HEALTHY HENAN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

栏目名称
《健康河南》栏目
播出频道:
河南广播电视台FM107.4 
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五17:00-18:00

分享健康知识
共担健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