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事业部官方网站

河南交通广播 FM104.1 河南音乐广播 FM88.1 河南农村广播FM107.4

全国服务热线 15890093358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15890093358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全国咨询热线:

15890093358

公司地址:

郑州市金水区郑花路18号

房颤和室早:心电图上的“不速之客”,医生教您读懂心脏警报

来源:河南交通广播 时间:2025-04-28 浏览:

心脏是人体永不停歇的“发动机”,每一次跳动都承载着生命的律动。然而,当心电图上出现“不速之客”——房颤和室性早搏(室早)时,这台精密的机器可能正在发出警报。本文将从医学原理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您读懂这两种常见心律失常,并掌握识别心脏危机的关键方法。

一、心脏电路系统:为何会“跳错节拍”?

心脏的跳动依赖一套精密的“电路系统”——心脏传导系统,它由窦房结(总指挥)、房室结(中继站)和希氏束-浦肯野纤维(信号线)组成。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以每分钟60-100次的频率发出电信号,指挥心房和心室有序收缩。但当这套系统出现故障时,心脏便会“跳错节拍”。

1. 房颤:心房的“群魔乱舞”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中国人群患病率约0.77%,75岁以上人群高达10%。其本质是心房内多个异位起搏点同时兴奋,导致心房肌以350-600次/分钟的频率不规则颤动。此时,心房失去有效收缩功能,血液易在心房内淤滞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发病机制:

· 年龄:随年龄增长,心房肌纤维化、退行性变风险增加;

· 基础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导致心房结构改变;

· 触发因素:饮酒、咖啡因摄入、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 室早:心室的“提前抢跑”

室早是指心室肌细胞异常兴奋,提前发出电信号引发心室收缩。健康人群中,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出率可达40%-75%,但多数为良性。然而,若室早频繁发作(如每小时超过30次)或呈多形性、成对出现,可能发展为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危及生命。

发病机制:

· 心肌损伤: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导致心室肌电活动异常;

· 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影响心肌细胞膜稳定性;

· 药物或毒物:洋地黄中毒、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

二、心电图:捕捉心脏“密码”的利器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金标准”,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可直观反映房颤和室早的特征性改变。

1. 房颤的心电图表现

· P波消失:正常心房除极波(P波)被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f波”取代;

· R-R间期绝对不规则: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分钟,但完全无规律;

· QRS波形态正常:若伴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可能增宽畸形。

图示解析:

· 正常心电图:P波、QRS波、T波规律出现;

· 房颤心电图:f波密集如“锯齿”,R-R间期长短不一。

2. 室早的心电图表现

· 提前出现的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2秒),其前无P波;

· 代偿间歇完全:室早后的心搏与下一窦性心搏间隔等于正常窦性RR间期的两倍;

· T波方向与QRS主波相反:这是心室除极与复极顺序异常的表现。

特殊类型:

· 成对室早:连续两个室早,提示心肌电活动不稳定;

· RonT现象:室早落在前一心搏的T波顶峰上,易诱发室颤。

三、症状与危害:如何区分“良性”与“恶性”?

1. 症状表现

· 房颤:

o 心悸:自觉心跳紊乱,伴“扑通扑通”乱跳感;

o 气短、乏力:心房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全身供血不足;

o 头晕、黑矇:心率过快或过慢时,脑供血不足引发;

o 胸痛:合并冠心病时,心肌缺血加重。

· 室早:

o 心悸、胸闷:心脏“咯噔”一下,随后短暂停跳感;

o 落空感:部分患者描述为“心脏漏跳一拍”;

o 无症状:健康人群中,约半数室早无任何不适。

2. 危害程度

· 房颤:

o 血栓栓塞:左心耳血栓脱落是脑卒中的主要病因;

o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长期快速心室率导致心肌重构、心功能下降;

o 认知功能减退:与老年痴呆风险增加相关。

· 室早:

o 良性室早:多无器质性心脏病,预后良好;

o 恶性室早:多形性室早、成对室早或RonT现象,可能进展为致命性心律失常。

四、诊断与治疗:精准出击,守护心脏安全

1. 诊断流程

· 病史采集:了解心悸发作特点、诱因、基础疾病;

· 体格检查:听诊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房颤特征);

· 辅助检查:

o 心电图:确诊心律失常类型;

o 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24小时心电变化,评估室早负荷;

o 超声心动图:排查心脏结构异常(如瓣膜病、心肌病);

o 血液检查:排查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

2. 治疗策略

· 房颤:

o 控制心室率: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

o 转复窦性心律:药物(胺碘酮、普罗帕酮)、电复律或射频消融;

o 抗凝治疗:CHADS₂-VASc评分≥2分者需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利伐沙班);

o 上游治疗: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预防心肌重构。

· 室早:

o 去除诱因:纠正电解质紊乱、停用致心律失常药物;

o 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普罗帕酮(仅限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o 导管消融:对症状严重、药物无效的频发室早,可根治异常起搏点;

o 生活方式干预:避免咖啡因、酒精,规律作息,减轻压力。

五、日常预防:为心脏筑起“防火墙”

1. 控制基础疾病

· 高血压:目标血压<130/80 mmHg;

· 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7%;

· 冠心病:坚持抗血小板、调脂治疗,预防心肌缺血。

2. 改善生活方式

·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均可诱发心律失常;

· 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食物,增加全谷物、深海鱼摄入;

· 适量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 管理情绪:避免长期焦虑、抑郁,必要时寻求心理干预。

3. 定期体检

· 心电图:40岁以上人群每年1次;

· 心脏超声:排查心脏结构异常;

· 动态心电图:有心悸症状者建议检查。

结语:与心脏“对话”,听懂生命的节拍

房颤和室早虽是心电图上的“不速之客”,但通过科学认知、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心脏健康需要“三分治、七分养”,从控制血压、血脂到戒烟限酒,从规律作息到定期体检,每一个细节都是对生命的珍视。让我们学会与心脏“对话”,听懂它的每一次“警报”,用科学守护这份永恒的律动。

作者:济源五龙口卫生院 李希萍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
HEALTHY HENAN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

栏目名称
《健康河南》栏目
播出频道:
河南广播电视台FM107.4 
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五17:00-18:00

分享健康知识
共担健康责任